
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,可能会有很多网友疑问,参加过长征、经历过雪山草地的老红军,怎么又从遥远的俄罗斯回到四川旺苍县呢?长征时期从四川出发的老红军,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不都可以衣锦还乡吗?其实,这个故事属于特殊的例子,讲的是一位四川的老红军赵清彦,他由于战争的种种原因,意外地去了俄罗斯西伯利亚,待了十几年,娶妻生子。但他始终怀念祖国,思念故乡和亲人,于是,在50年代末,他决定从远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,回到四川旺苍县的家乡。
赵清彦,1914年出生,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枣林乡桥河村赵家梁人(现在属于旺苍县张华镇桥河村赵家梁)。他家有父母和一个弟弟,他读过一些书。1932年冬天,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一路长驱直入,来到了大巴山,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。1933年4月,红军到达了旺苍县。那时,旺苍县人口约12万,约1.2万人加入了红军。年仅19岁的赵清彦也加入了红军,担任了红31军93师的通讯员。因为他识字又聪明,很快被提拔为文书。
赵清彦随93师参战,一直到1935年3月,战斗到川西,再爬雪山过草地,最终在1936年10月到达了陕北。93师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师之一,曾经有许多有名的将领,如王近山和叶成焕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红31军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的386旅,赵清彦也成为了八路军的一员,最初应该是在772团。尽管赵清彦对于自己在红军和八路军时期的经历很少谈论,但他曾在90年代在旺苍电视台录节目时简短提到过,遗憾的是,这段录像带现已找不到了。
展开剩余68%在太行山抗战期间,赵清彦有位上司叫贾安潮,贾是赵清彦的直接领导。在抗战期间,贾安潮担任过多个职务,赵清彦也随他转岗。他曾担任过冀南军区6军分区的供给处军械股长、军械厂厂长等职务。
1942到1943年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,华北大旱,日军发动“扫荡”和实施“三光政策”,八路军与民众一起在抗战的前线展开艰苦的斗争。1942年,赵清彦负责冀南军区的军械股长工作,带着队伍筹集军粮,途中被日伪军包围。赵清彦因四川口音引起了敌人的怀疑,被俘。在华北的集中营里,他遭受了长期酷刑,但始终没有暴露身份。他被关押了六个月后,日军将他和其他劳工送往黑龙江的集中营。
在集中营中,赵清彦每天被迫做重体力劳动,食物极为匮乏,许多人因此倒下。面对残酷的生活条件,赵清彦决定逃跑。在一次防守松懈的机会中,他带领其他劳工逃出了集中营,经过一番艰险,他们终于成功穿越了乌苏里江,意外进入了苏联边境。虽然赵清彦原以为苏联会友好对待他,但由于没有证件,苏联方面认为他们是非法越境,赵清彦等人被扣押,并被送往海参崴的监狱服刑一年半。
然而,在苏联的生活并不完全艰难。赵清彦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孩,列里敏·尼柯娃·瓦里,两人相爱并结婚,赵清彦也因此开始了新的家庭生活。1947年,赵清彦和瓦里结婚,并有了两个女儿。生活逐渐安定下来。
尽管生活好了些,赵清彦依旧思念家乡。1955年,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信,得知母亲去世,弟弟在朝鲜战争中牺牲。父亲希望他能够回家。读完信后,赵清彦决定回国,他得到了妻子瓦里的支持。在1959年,他们一家人回到了四川旺苍县。
回到家乡后,赵清彦的家庭得到了当地的帮助,分配了两间房子,并找到了工作。尽管生活依然简单,但旺苍县对他的照顾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善。赵清彦和瓦里也生了两个儿子,生活逐渐有了起色。
赵清彦在家乡生活逐渐安稳,但他一直未能恢复自己的红军身份。1963年,赵清彦与战友咎月德重逢后,得知当年的部队政委贾安潮现在是湖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。赵清彦决定去武汉找贾安潮寻求帮助。贾安潮见到赵清彦后非常激动,立刻写下了证明文件,帮助赵清彦恢复了红军身份,赵清彦也因此找到了更好的工作。
赵清彦和瓦里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感情。在旺苍,瓦里成了当地第一个外籍媳妇,赵清彦也竭力帮助她适应新的生活环境。夫妻俩常常一起散步,成为当地的一道独特风景线。
1982年,赵清彦享受到了离休红军的待遇,旺苍县民政局为他修建了红军大院,他和家人搬了进去,安度晚年。赵清彦与瓦里的爱始终未曾改变,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