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85年5月,沈醉收到了一封来自张静甫妻子的信。这封信的内容令人震惊,张静甫的妻子在信中为丈夫辩护,坚称他并没有杀害杨虎城将军。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无奈和悲伤,她恳求沈醉能够查明真相,恢复张静甫的清白。
当沈醉读完信后,他感到极为困惑。毕竟,张静甫曾因为杨虎城的死亡而被认为是凶手。毛人凤曾给他记功,并让他去重庆领赏金。为什么张静甫在领了杀人奖金之后,又说自己并没有杀人呢?沈醉更不解的是,为什么这么多年后,张静甫的家属才提出申冤,而沈醉当年作为揭发者之一,是否也需要为此承担责任。
沈醉的心中充满疑惑,因此他决定写信给云南省公安厅的孙川,请求她对张静甫的案件进行复查。信中,沈醉提到,若果真张静甫并非凶手,自己当初揭发他时的证据是否有问题?他请求孙川能够查清楚真相,弄明白当年张静甫被捕至最终处决的过程。
展开剩余71%孙川收到信后,立即开始着手调查。她首先拜访了张静甫的妻子,并得知了一个重要细节:在1949年9月6日,杨虎城并未死于张静甫之手,而在那个时候,张静甫和妻子并不在重庆。此外,张静甫在1950年3月24日已办理了投诚登记,这一信息与他是凶手的事实完全不符。
孙川并未立刻下结论,而是继续深入调查。她翻阅了大量档案,虽然其中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张静甫无辜,但有一个关键点引起了她的注意——张静甫的确在1950年3月24日向政府投诚,并有登记记录。这一发现让孙川对案件的性质产生了新的看法。
随着调查深入,孙川逐渐揭开了更多的真相。事实上,蒋介石和毛人凤早已决定将杨虎城处死,张静甫虽然在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,但并不是杀害杨虎城的直接凶手。真凶其实是国民党内部的特务,杨虎城最终被杀害于1949年9月6日,而张静甫当时并未参与其中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孙川终于找到了真相。1988年6月,云南省公安厅正式批准了孙川的复查报告,确认了张静甫的冤屈。最终,1989年,张静甫被正式平反,案件得到了公正的结论。
张静甫的儿子曾感激地说,正是孙川的不懈努力让他们得以恢复父亲的名誉。此后,曾从军——杨虎城将军的后人——也为此向共产党表达了感激之情,表示将加入共产党,感谢党给予他们的公正。
这起冤案的平反,不仅是对张静甫的正义恢复,更是对无数曾遭冤屈的人的昭告,证明了历史真相最终会得到还原。孙川用她的执着和信念,带领着我们走向了一个更加公正、明朗的未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